通义千问,先「问」钉钉
数据
百度
阿里巴巴
在钉钉的 AI 应用市场中,已经上线了 10 个改造后的应用产品,覆盖智能人事、智能教育等业务场景。
撰文:凯尔
2023 年钉钉生态大会,能替代真人参会的「数字分身」亮相,一同出现的还有帮助教师批改作业的「AI 小助教」及企业的 AI 招聘专员。这些「数智人」同事以钉钉为入口,进入现实工作场景。
数字员工是钉钉借助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重造」产品后的一个实例体现。接下来,钉钉将开放 AI PaaS 能力,给它的生态内应用换上 AI 土壤。
两年前,钉钉开始从 SaaS 应用向 PaaS 平台转型。截至今年 3 月底,钉钉已有 5000 多家生态伙伴。如今,它将用大模型帮助这些应用更快地完成智能化再造。
在钉钉的 AI 应用市场中,已经上线了 10 个改造后的应用产品,覆盖智能人事、智能教育等业务场景。相比百度、阿里等大厂的通用大模型被各行各业拿去调整、改造,自有应用生态且业务垂直的钉钉,步伐显得更轻快一些,场景也更接近 AIGC 主打的「提效」。
利用 AI 大模型改造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节奏,越来越快了。
借通义千问 钉钉重塑钉钉
数字员工甚至数字分身真的出现了,他们可不是依赖中之人才能工作的数字人,而是有智商、能听懂人话的「数智人」。
在 8 月 22 日举行的 2023 年钉钉生态大会上,钉钉总裁叶军演示了多个数字员工的工作场景。
在音视频会议中,员工可以采用「数字分身」替代本人出席会议,帮助了解会议的重要信息,会后还能推送会议总结;针对教育行业,「AI 小助教」可以帮助教师智能批改作业、沉淀学情数据,生成备课建议和讲解用的 PPT 等。
在企业招聘方面,钉钉与 1 号直聘共创的数字员工「招聘专员(1 号招招)」,可帮助 HR 写招聘启事、发布到相应招聘网站、回收简历、筛选简历并预约面试。
甚至,AI 员工还能帮助同事们点餐拼单,由钉钉联合饿了么共同打造的「快乐拼」功能,可以让用户在钉钉群内用自然语言点单、拼单,无需离开群聊便可一键付款,阿里系内部的应用再次以 AI 的方式产生联动。
钉钉带来了 AI 数字员工
身兼不同职位的数字员工,可以进入企业的通讯录,能像人类员工一样取得对应的职务权限,参与到企业的组织治理和业务协同中去。这些数字化的职场人,主要工作是将人类同事们从枯燥重复程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创造性的工作中。
上述 AI 员工的出现是钉钉智能化改造的阶段性成果。
今年 4 月 18 日,钉钉宣布接入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大模型,表态将用大模型把钉钉重做一遍。当时,钉钉发布了一个 AI「魔法棒」,演示了聊天、文档、音视频会议等 4 大高频场景中的智能化应用。
4 个月后,钉钉在生态大会上交出了新的答卷。叶军称,钉钉已有 17 条产品线、55 个场景全面接入大模型,实现智能化改造。
更重要的是,AI 的接入为钉钉打开了更多的商业增长空间。
据生态大会现场公布的收费标准,企业用户在钉钉专业版年费 9800 元基础上,增加 10000 元可获得 20 万次大模型调用额度;在专属钉钉年费基础上,增加 20000 元可获得 45 万次大模型调用额度。按此计算,每次调用大模型,花费成本约不到 5 分钱。
有应用 更易 AI 化
本次生态大会的看点,不仅是钉钉自身的智能化升级。更令业内瞩目的是,钉钉面向生态伙伴和客户开放了智能化底座 AI PaaS(平台即服务),借助这个底层 AI 平台,钉钉生态内的 SaaS(软件即服务)应用可以快速接入 AI 能力,完成智能化再造。
钉钉开放 AI PaaS 能力
由一个企业服务型的 SaaS 应用走向一个 PaaS 平台,是钉钉过去两年的发力重点。
2021 年,钉钉萌生了「做生态」的念头,它以低代码(aPaaS)方案为开端,让研发人员可以通过钉钉的低代码平台为企业快速构建应用程序,即便是非技术人员,也可以使用现成工具通过「拖、拉、拽」来创建简单应用。此后,钉钉陆续推出了 bPaaS(酷应用)、iPaaS(连接平台)、dPaaS(数据平台)等,为生态开发者提供便捷开发环境。
去年 3 月的生态大会上,钉钉再次强调了生态对它的重要性,它提出了「PaaS First Partner First」战略,表露向 PaaS 平台转型的决心。
经历两年的发展,钉钉的应用「城堡」初建成。叶军介绍,截至今年 3 月 31 日,钉钉已有 5000 多家生态伙伴,包括独立软件开发商(ISV)、咨询生态、销售及交付服务商以及硬件生态厂商。钉钉应用数量超过 1000 万,其中低代码应用数超过 800 万,这为后面的生态 AI 化铺就了便利。
如今,钉钉用通义千问大模型改造自己后,决定向生态中的应用传输 AI 能力,AI PaaS 充当了智能化的「土壤」。
这项大批量的应用智能化改造已经有了开端。目前,钉钉上线了「AI 商城」,这个 AI 智能应用市场中,已有 10 款智能化 SaaS 应用。
以其中的「i 人事 HR 系统」为例,该应用可自动检查劳动合同中的内容是否符合法规,对劳动合同的风险进行评估;同时解答关于劳动人事的问题,提供建议、真实案例、依据来源等;也可自动识别和评估劳动纠纷风险、人才流失风险及员工满意度风险。
另一个 AI 应用「易鲸云」是一个 AI 低代码平台。AI 能够依据聊天内容或给定的应用名称和详情描述等,自动生成贴合需求的应用大纲。用户可通过与 AI 对话,不断调整对应的应用模块,直到打磨出想要的应用程序。
这些 AI 应用,给钉钉整个生态的智能化升级打了个样,它们也将不断渗透实际的办公场景,从使用端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用叶军的话说,大模型能力真正为工作所用,让它从「玩具」变成生产力工具。
相比百度、华为、阿里等大厂用智能云的方式将大模型能力输出到各行各业,钉钉因自有应用生态、垂直于办公场景,推动应用智能化的步伐轻快且顺理成章。
阿里的通义千问,先在钉钉上开出了花。以更大的视角去看,这些刚刚破土的「花枝」将与市面上其他 AI 应用形成合力,共筑生态环境,以启发、催生更多的智能化应用诞生。
钉钉用 AI 脱胎换骨的做法也表明,有应用的生态更容易 AI 化。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Bi123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