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充满纠结的技术栈:历史、现状与未来

Foresight · 2023-06-01 13:08

NFT

PoS

Liquid Network

比特币生态是个特别让人纠结的生态,一方面一旦出来点新东西确实能炒,另一方面很多东西又经不起技术的推敲与时间的考验。


撰文:Lao Bai


本来这一帖应该说衍生品,NFT 与 NFTFI 方面的趋势,不过鉴于 BTC 生态最近这么火,最近也看了几个 BTC 生态的一级市场项目,就先单说下 BTC 当前充满纠结与争论的技术栈和趋势。



一. 历史


要了解 BRC20,Ordinal 这些东西,你得对他们的技术历史背景有个大概的了解,我这里用最白话的方式简介下。


最早中本聪发明比特币本意是点对点现金系统,后来在论坛上他自己表示以后比特币牛逼了发展壮大了,就可以在上面承载更多的东西,比如托管交易、保税合同、第三方仲裁之类的。


但后来大家发现 BTC 这玩意性能太差了,价格波动又大,点对点现金是做不了,于是慢慢走向了今天「电子黄金」这个路线,中本聪的初衷和设想也埋下了后来扩容之争与 BCH,BSV 分叉的事件。


比特币里面有个 OP_Return 的脚本操作码,里面能塞 80 字节乱七八糟的东西,于是就有人 12 年想出来染色币 Colored Coin,用 Op_Return 去 mark 一些东西,让比特币可以从同质化变成非同质化,但后来因为 BTC 性能问题实在是做不起来。


再后来 13 年有了 MasterCoin(后来的 OmniLayer,基于 BTC 的 USDT 就发行在这里),14 年的 CounterParty,也都是用这个 Op_Return 搞事情。


结局可想而知,都是废(现在 USDT 都没人用 BTC 的了),14 年染色币共同作者之一,向 MasterCoin 提 BTC 升级建议被无视的 V 神一怒之下自己搞了 ETH。


再后来因为扩容的问题产生了无数纷争,最出名的毫无疑问是 BCH 和 BSV,都是走大区块路线,BCH 是要慢慢变大,从 1M 变 8M,再 32M 之类,BSV 更极端,直接上来就几百 M 甚至一个 G。


BTC 这边则是不愠不火,用了 Segwit 隔离见证的技术,把签名验证和交易分开了,原本 1M 的总数据现在变成 1M 的交易数据 +3M 的见证数据,变相「小小扩容」了下。注意,隔离见证很重要!因为后面 Ordinal,BRC20 这些东西都源于此。


二. 问题与现状


除了直接的区块扩容,BTC 自身技术栈也有很多方式,只不过远不如 ETH 那么火,毕竟支持智能合约与不支持在技术复杂度和可行性不再一个纬度上,但有个问题确实存在,那就是等百年之后没区块奖励了(10 几年后就很少了),BTC 的安全性咋办,难不成转 POS 增发?如何刺激出足够的链上 TX 是个问题。


目前的探索方向整体说来是这么几个:


1. 纯侧链 - Liquid Network,这个是 BlockSteam 搞的联盟链,也就是 BTC 10 倍左右的性能,主要针对机构的大额比特币转账和交易结算之类。


2. 状态通道 - 闪电网络,不用解释吧,圈内人都知道,也算是 BTC 目前最出圈的一个技术栈了,针对快速支付的小额甚至微支付设计,沃尔玛,麦当劳之类的有支持,但是几年下来数据确实一般,里面就锁了 5000 来个 BTC,通道 70000 个左右。


3. 变相侧链 - RSK 和 Stacks,RSK 是 EVM 兼容,用了与比特币联合挖矿的机制出块,Stacks 是非 EVM 兼容,自己搞了套 Clarity 语言,用了一个 POX 传输证明出块。两者都没有真的继承 BTC 的安全性或是哈希算力,只是看上去有那么点像而已,跟 ETH L2 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4. 客户端验证 - RGB 和 Taro,算是个相对较新的范式,把链下的资产发行和链上的 UTXO 绑定,但交易验证和数据存储在客户端,你验证的时候只需要用客户端软件验证跟你这个链下资产相关的 UTXO 就行,不需要像传统区块链那样全网检查一遍达成共识。新是新,但发展也比较慢,反倒是被 Ordinal 抢了先机。


5. Ordinal(包括 NFT,BRC20 等) - 这个其实就是在 Segwit 那 3M 的见证数据里面塞东西,之前 OP_Return 只能塞 80 字节,现在有了 Segwit 咱们可以放 3M 了。本来 Segwit 为单笔交易在见证数据塞的数据量做了限制,结果 21 年底的 Taproot 升级放宽了要求,彻底移除限制,于是你就看到了 3M 小图片的 BTC NFT,BRC20 之类。


三. 争论与未来


Ordinal 引发的争论很大,不仅是 ETH 和 BTC 拥护者在争,BTC 内部也在争。一方面,Ordinal 确实刺激了链上 TX,一度把手续费收入占比从 2% 提升到了 74%,比特币又贵又堵,矿工不要太开心。另一方面,很多比特币拥护者觉得比特币网络里面填满了小图片或是没用的「铭文垃圾」,这不是 BTC 该有的样子。


所以争论的焦点其实很简单 - 这 3M 数据空间应该怎么用?在里面塞什么是最有意义的?


方式目前和未来有如下几种,但是从技术上来看,都有其逻辑上的硬伤(炒作意义另当别论)


1. NFT - BTC NFT 主打的就是一个纯链上,ETH 上很多 NFT 链上只是存一个指向 Arweave 或者 IPFS 的链接。但你细想,那张小图片在不在 ETH 或者 BTC 链上真的那么重要么?至少 ETH 炒了这两年 NFT,没人真的在乎这事儿。小图片放在这 3M 隔离见证空间里,真的就比放在 AR 或者 IPFS 上值钱?有点牵强。


2. BRC20/ORC20/SRC20/BRCXXX - BRC20 限制很多,各种不方便,于是大家又弄出来 ORC20,功能更强更灵活,后面还有 BRCXXX 在等着……但是越往后功能越强的 XRC 其实就越像 ERC,那你说你折腾啥呢,反正不支持智能合约,BTC 再怎么折腾,功能性上都不可能比 ETH 和其他智能合约型公链更好用。


3. DA - 这个是 Celestia Rollkit 在搞,DA 层技术上是可以扔到那 3M 里面,问题在于,无论是速度还是容量,你这 DA 都不占优势啊。ETH 马上坎昆升级,到时候每 12 秒一个块,挂 1M 数据(等过两年 Danksharding 完全版可以挂 16M),一分钟 5M,10 分钟 50M。BTC 是 10 分钟一个块 3M,而且还得和 BRC 这些竞争空间,又小又贵。


总之就是你发现无论你往里面塞什么,ETH 那边都能更好的做到,就像前面说的,有没有智能合约差了一个纬度,这 3M 空间无论怎么折腾,天花板都是 ETH。你硬说 BTC 比 ETH 更 OG 或者更安全吧,也不是不行,问题就是你真的需要把安全级别从 ETH 提升到 BTC 么?更何况 ETH 转 POS 之后和 BTC 谁更安全也是两说……


最后说下目前看到的几个 BTC 的新应用,一二级市场都有


1. 时间戳服务器 - 这个是 Cosmos 生态的 Babylon 在做,拿 BTC 来做时间戳服务器,帮助 POS 链去防止长程攻击,算是「借用」比特币的安全性来服务一些 POS 链,但这个只是加强, 不是完全取代这些 POS 自己的验证和共识机制。


2. DA - 上面说过了,不再赘述。


3. EVM 兼容 / 等价 - 其实 RSK 也是个 EVM 兼容,只是没怎么做起来,联合挖矿的机制现在看也「不甚先进」,目前一级市场看到一些新项目在探索这个方向,有用类似 ETH 方式质押 BTC 成为节点做 EVM 等价的,还有 Fork OP 然后通过某种形式的 BVM 去实现「基于 BTC 的 Optimisic Rollup」的。


4. Zk+BTC - 这个是 ZeroSync 在做,偏 Public Good 风格。通过 ZK-STARK 为比特币网络生成 ZK 证明,即时验证区块链的最新状态,就不用花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去同步所有 BTC 所有历史了,目前可以做到区块头和交易数据的证明,签名信息的证明还在开发中。


总之 BTC 生态是个特别让人纠结的生态,一方面一旦出来点新东西确实能炒,毕竟是区块链鼻祖,另一方面很多东西又经不起技术的推敲与时间的考验。有点像最早的福特汽车,后面人家都涡轮增压甚至混动,纯电技术了,你这边最多也就扩个缸增大点排量,实在是追不上。


但是几十年后 BTC 的安全问题与算力也是实打实的 Concern,确实需要赶紧找到一个方向,把这 3M 的见证空间利用起来,去刺激链上 TX 的生成。最理想的是某些 BTC 原生的,其他生态没有的,或者说最适合 BTC 来做的,但逻辑上又确实发现不管什么方向似乎 ETH 都可以做到,且做的更好,纠结……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Bi123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推荐

上一篇:香港向何处去?

下一篇:Hashkey 投资,香港概念,首发抹茶的 Relation 上线猜想

扫码下载APP添加官方微信
行情机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