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骗钱套路,ChatGPT 都知道
ICO
DAO
NiceHash
投资者应该保持警惕,对项目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
撰文:刘红林律师
本文如何诞生?
心血来潮,问一问 ChatGPT 关于币圈搞钱的套路有哪些。
不出意外的,GPT 关于常见套路的罗列还是挺到位的,可以作为文章的核心框架来使用,但段落的内容丰富度不够,且没有案例来支持。
于是又采取人工指导的方式进行完善,在内容完善环节,使用了微软 edge 浏览器的 Copilot 来作为辅助,针对每段的内容 ,让机器人进行扩充、改写、补充案例,然后我再从答案中选择满意的添加到正文中,日常写作我用飞书文档来进行。
为了预防 AI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对于回答中的相关案例和事情我还特意进行了网络检索二次确认,尽量保证内容的大致正确。从这个角度来说,AIGC 不适合跨专业性的来寻求答案,这本身还是搜索引擎的活。
本文写作时,工作台页面大概长这个样子
以下为人机结合的文章正餐,仅供参考。
虚假项目和团队
某些 ICO 项目可能捏造虚假的项目概念和技术,或者虚构团队成员的背景和经验。他们可能使用虚假的白皮书、宣传资料和网站来吸引投资者,并使其相信项目有巨大的潜力。这些项目往往缺乏真正的创新和价值,只是为了骗取投资者的钱财。
比如,美国 ICO 项目 MIROSKII 中,Perry Henderson,在网站上被描述为是多家网络公司 CEO、区块链的狂热爱好者,实际上他是来自德克萨斯州的房地产经纪人;Kevin Belanger,被介绍称为该项目设计师,但网站上的头像却是加拿大演员 Ryan Gosling。
因此,投资者应该对 ICO 项目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包括查看项目方的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以及验证团队成员的身份和资历。投资者也应该阅读白皮书的内容,了解项目的目标、路线图、技术架构、代币分配等,以及与其他类似项目进行比较。
虚假募资需求
一些 ICO 项目可能夸大其资金需求,声称需要大量的投资才能实现项目目标,但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或技术方案,甚至存在欺诈或非法集资的风险。他们可能通过制造紧迫感和承诺高额回报来引诱投资者投资,但在项目进展不顺或遭遇监管打击时,就会消失或跑路,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
例如,某区块链项目在 2022 年 4 月通过 ICO 募集了 1.5 亿美元,声称要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平台,但在募集结束后不久就宣布项目失败,并拒绝退还投资者的资金。该项目负责人被警方逮捕,并被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超级明星(MXCC)宣传信息是这样的:超级明星是由美国硅谷基地孵化区块链知名公司联合马来西亚 Superstar media 创投有限公司研发运营的明星影视产业的智能数字资产。结果,一场由项目方、代投方和部分媒体参与的诱导诈骗,仅用短短 6 个星期的时间就卷走了投资人将近 50 亿人民币的真金白银。
虚假市场操纵
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者,某些 ICO 项目可能通过虚假的交易活动来操纵市场价格和交易量。他们可能利用虚假的交易数据和交易平台来制造投资者对项目的兴趣和信心。
一些常见的操作手段包括:
- 通过大量买入或卖出虚拟货币,创造出一种价格上涨或下跌的假象,吸引其他投资者跟风操作,从而放大价格波动。
- 通过在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平台上发布虚假或夸大的信息,影响投资者对虚拟货币项目的信心和预期,从而推动价格变化。
- 通过与交易所、媒体、知名人士等合作,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和资源,提高虚拟货币项目的曝光度和认知度,从而增加市场需求和价格。
举例来说,某个虚拟货币项目可能会在某个交易所上架前,通过私下交易或空投等方式,将大量的虚拟货币分发给一些特定的人群,让他们在上架后集中抛售,造成价格暴跌,然后再低价回收,从而获利。或者,某个虚拟货币项目可能会在某个媒体上发布一篇宣称自己即将与某个知名企业合作的文章,引起市场的关注和热议,从而推高价格,然后再在高位出货,从而获利。
技术问题和安全漏洞
技术问题和安全漏洞是 ICO 项目中最常见也最危险的风险之一。一些 ICO 项目在开发智能合约时,可能会使用不成熟的语言、框架或工具,或者没有进行充分的测试和审计,导致智能合约中存在逻辑错误、注入漏洞、重入攻击等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被黑客利用,从智能合约中窃取或冻结投资者的资金,或者影响智能合约的正常执行。
例如,2016 年 6 月,以太坊上的一个名为 DAO 的 ICO 项目被黑客利用重入攻击,盗走了价值 5000 万美元的以太币;2017 年 7 月,一个名为 Parity Wallet 的以太坊钱包被黑客利用初始化函数的漏洞,盗走了价值 3000 万美元的以太币;2017 年 11 月,另一个名为 Parity Wallet 的以太坊钱包被一个无意中触发了自毁函数的用户锁定了价值 1.5 亿美元的以太币。
除了智能合约本身的技术问题和安全漏洞,ICO 项目还可能面临其他类型的技术风险,例如网络攻击、平台故障、数据泄露等。这些风险可能会影响 ICO 项目的网站、交易所、钱包等服务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从而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或不便。
例如,2017 年 12 月,一个名为 NiceHash 的比特币挖矿平台被黑客攻击,导致价值 6400 万美元的比特币被盗;2018 年 1 月,一个名为 Coincheck 的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被黑客攻击,导致价值 5.3 亿美元的 NEM 代币被盗;2018 年 6 月,一个名为 Bithumb 的韩国加密货币交易所被黑客攻击,导致价值 3100 万美元的加密货币被盗。因此,投资者在参与 ICO 项目时,应该对项目方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进行仔细审查,并尽量选择有信誉和经验的项目方、平台和钱包。同时,投资者也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私钥和密码,并及时更新自己的设备和软件,防止遭受钓鱼、木马等网络攻击
直接卷款跑路
某些 ICO 项目可能在募资完成后突然退出,消失或不再与投资者保持联系。他们可能没有按照承诺的方式继续发展项目,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得预期的回报。
例如,德国的 Savedroid 公司在 ICO 筹集了 5000 万美元后,公司的创始人 Yassin Hankir 在推特上晒出自己去埃及海滩度假的照片,还在图片下面配有「谢谢大家,一切都结束了」的搞的图片,Youtube 上也有网友上传了该公司已经办公室人去楼空的视频,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和愤怒。虽然后来创始人称这只是一个宣传噱头,但这种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 ICO 的信誉和形象。
不仅国外有,中国也不少。
六点公会:这是一个自称为综合性区块链媒体的组织,曾在电报群里推荐了多个 ICO 项目,并承诺高额的回报和奖励。但在 2018 年 2 月 12 日,六点公会突然解散了所有的电报群,删除了网站和账号,卷走了约 309 个以太坊,合计人民币约三百万。据调查,六点公会利用了精心设计的套路和托儿,让投资者放下了防备心,并在项目上线后拖延发币或变现转移资金。
李诗琴:这是一个 90 后女生,曾做过邮币卡等庞氏骗局,后转入币圈做代投项目。她以直接对接国外渠道、高帕点、高比例为诱饵,吸引了多个代投渠道和散户投资者,并与另外两名同伙「夜色」和「筑梦」合作。她涉嫌虚假代投了 13 个项目,总计 1.5 万个以太坊,合计人民币约六千二百万。在 2018 年 3 月 14 日,她被曝光后拉黑了所有联系人,并试图携款跑路。据传闻,她已被抓获。以上是两个较为知名的 ICO 项目卷款跑路的案例,还有很多类似的事件发生在币圈。这些案例给我们提出了警示,投资者在参与 ICO 项目时要谨慎审慎,不要轻信他人的承诺和宣传,要自己做好项目的调查和分析,避免上当受骗。
为了避免成为 ICO 项目套路的受害者,投资者应该保持警惕,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包括对项目背景、团队成员、技术实施方案等进行详细了解。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Bi123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