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 Stack vs ZK Stack,谁能突破重围占领扩容市场
NFT
BNB Chain
Web3
在未来 Layer2 扩容领域,Rollup 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简化开发者部署各种类型 Rollup 的方式。
撰文:Callum@Web3CN.Pro
Rollup 作为当前主流的 Layer2 扩容方案,为以太坊在追寻可扩展性的道路上做出了贡献,OptimisticRollup 和 ZKRollup 两款 Rollup 方案也逐渐得到市场的验证。在这之后,Layer2 扩容开始迎来多 Rollup 方向,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使用 SDK 快速启动他们的 rollup,并以高性能和低成本在 rollup 上运行应用程序,在未来 Layer2 扩容领域,Rollup 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简化开发者部署各种类型 rollup 的方式。
6 月 26 日,zkSync 推出了用于构建 zk 驱动的的模块化开源框架 ZK Stack。ZK Stack 是一个免费的模块化开源框架,旨在基于 zkSync Era 的代码构建定制的 ZK 支持的 L2 和 L3(称为超链)。而在这之前,Optimism 团队就推出的扩展性解决方案 OP Stack,创建一个共享的、高质量的、完全开源的系统,用于创建新的 Layer2 区块链。
本文我们就将对比这两个方案之间的异同、各自优劣势以及使用场景,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 Layer2 市场,到底谁突破重围,打造更大的生态系统互操作性。
OP Stack
OP Stack 是标准化、共享和开源的开发堆栈,为 Optimism 提供支持,由 Optimism Collective 维护,它包含三个设计原则:实用、简洁和可扩展。作为以太坊和 Optimism 生态系统的公共产品,OP Stack 由许多不同的软件组件组成,这些组件共同构成了 Optimism 的支柱。
OP Stack 的特点
OP Stack 主要专注于创建一个共享的、高质量的、完全开源的系统,用于创建新的 Layer2 区块链。通过协调共享标准,Optimism Collective 可以避免在孤岛中重复重建相同的软件。OP Stack 可以被视为软件组件,它可以帮助定义 Optimism 生态系统的特定层,也可以充当现有层中的模块的角色。尽管 OP Stack 目前的核心是运行 Layer2 区块链的基础设施,但 OP Stack 理论上可以扩展到底层区块链之上的层,包括区块浏览器、消息传递机制、治理系统等工具。
OP 把区块链为三大层级:共识层、执行层和结算层。然后把三层标准化,在具体架构上,OP Stack 可分为六层:
- DA(数据可用层):数据可用性层定义了基于 OP Stack 的 Layer2 的原始数据的来源,OP Stack 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数据可用性模块来获取其输入数据,以太坊 DA 是目前 OP 堆栈中使用最广泛的数据可用性模块,但未来越来越多的其他链也可以接进来。
- Sequencing(排序层):排序层决定如何收集 OP Stack 链上的用户交易并将其发布到正在使用的数据可用性层模块。在 OP Stack 的默认 Rollup 配置中,排序通常由单个专用排序器处理。派生层中定义的规则通常会限制排序器保留交易超过特定时间段的能力。在提议的未来,排序将是模块化的,以便链可以轻松选择和更改控制其当前排序器的机制。
- Derivation(派生层):派生层定义了如何处理数据可用层中的原始数据以形成经过处理的输入,这些输入通过标准以太坊引擎 API 发送到执行层。
- Execution(执行层):执行层定义了 OP Stack 系统内的状态结构,执行层抽象为 EVM 修改或完全不同的底层 VM 提供了入口。
- Settlement(结算层):用于验证当前的交易结果,在经过 Layer2 确认后,会将确认信息发送到目标区块链上,以进行最终结算,以获取数据有效性。
- Governance(治理层):治理层是指用于管理系统配置、升级和设计决策的通用工具和流程集。
OP 的目标就是通过这套架构升级为超级链,OP Stack 解构了构建 Layer2 链所需的各个组件,并作为单独的模块进行打包,开发者可以组合最合适的模块来创建自己的 Layer2,让开发者更简单高效地实现专有链。
Bedrock 升级
Bedrock 的升级完成代表了 OP 主网 Rollup 架构核心组件的完全模块化重写,OP Stack 的首个正式版本推出,也是 Optimism 网络的下一个主要版本,这进一步缩小 Optimism 和 Layer1 以太坊之间的差异。Bedrock 版本将支持使用多个证明方案和多个客户端,以吸引不同的开发者和项目方,此外,还将通过不同的路线,来跟进技术去中心化的同时,保持治理结构的去中心化。这为未来 OP 实现超级链提供了关键的优势:
- 降低网络费用:优化了数据压缩策略,当向 L1 提交数据时,可以消除与 EVM 执行相关的 Gas Fee ,大约可减少 10% 的额外费用;
- 减少存款等待时间:在节点软件中引入了对 Layer1 重组的支持,预计存款可以在 3 分钟内得到确认;
- 改进证明模块化:从 OP Stack 中单独抽象出证明系统,可以在容错证明或者 Zk-Snark 等有效性证明机制中选择;
- 改进节点性能:通过在单个 rollup 区块中一次执行多个事务,每年可减少 15G 的数据量。
- 改进以太坊等价性:删除了先前版本中与以太坊的多个偏差,增加了对 EIP-1559、链重组以及 Layer1 上存在的其他以太坊功能的支持。
Bedrock 完成升级后,不仅改进了 Optimism 的 Layer2 Rollup,也让 Optimism 升级为超级链更进一步,OP Stack 的下一个重大可扩展性改进就是是引入超级链的概念:共享桥接、去中心化治理、升级、通信层等的链网络,所有这些都构建在 OP Stack 上。超级链的推出将把 Optimism 主网和其他链合并到一个统一的 OP 链网络中,标志着向世界带来可扩展和去中心化计算的重要一步。
OP Stack 简化了创建 Layer2 区块链的过程,支持 Optimism 的所有软件,随着 Optimism 的发展,OP Stack 也会发展。Coinbase 准备在今年推出的 Base Layer2 将基于 OP Stack 开发,BNB Chain 也宣布了 opBNB 的测试网基于 OP Stack 构建。OP Stack 目前以 Optimism 主网背后的软件形式出现,最终以 Optimism 超级链及其治理的形式出现。
ZK Stack
ZK Stack 是一个免费的模块化开源框架,旨在基于 zkSync Era 的代码构建定制的 ZK 支持的 L2 和 L3(称为超链)。ZK Stack 的核心提供了两个关键功能:主权和无缝连接。开发者拥有代码的完整权利,并享有不受限制的自主权来定制和塑造链的各个方面。超链独立运行,仅依赖以太坊 Layer1 来保证其活跃性和安全性,而超桥网络则促进每个超链的互连,从而实现无需信任、快速和廉价的互操作性。总的来说,ZK Stack 具有三方面特点:开源、可组合性、模块化。
ZK Stack 的特点
- 免费:ZK Stack 是在完全许可的 MIT/Apache 开源许可证下开发的,确保其免费可用。
- 可组合:使用 ZK Stack 构建的超链可以在无需信任的网络中无缝连接,具有低延迟和共享流动性。
- 模块化:定制和塑造超链的各个方面,从排序器和数据可用性模式的选择到定义独特的代币经济。
- 超低成本:由于 ZK 证明的简洁性,某些交易类型(例如预言机更新)在 ZK Stack 上比其他汇总平台便宜 1000 倍。除了 ZK rollup 模式之外,ZK Stack 还可以针对适当的用例使用极其实惠的 zkPorter 账户进行可选扩展。
- 久经考验:zkSync Era 是以太坊上采用最广泛的 ZK rollup,TVL 和交易量的可观交易就证明了这一点。凭借这一记录,ZK Stack 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是一个安全的选择。
- 面向未来:ZK rollups 是以太坊扩展的未来。为了充分发挥 ZK 超能力的潜力,从一开始就构建正确的架构。
ZK Stack 的升级
ZK Stack 对于 zkSync 核心团队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升级。从 zkSync Era 到 zkstack,团队的视角开始从构建 ZK 技术逐渐扩展到帮助众多团队理解 ZK Stack 并为其做出贡献。随着更多超链的推出,核心贡献者的数量将会增加,社区将成为 zkSync 网络的真正所有者,特别是构建定制的超链时。如果构建通用的 DeFi dapp 或 NFT 项目,那么将其部署在 zkSync Era 等现有超链上将是一个更简单的过程,让其能够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协议同步组合。
此外 ZK Stack 允许构建自己的主权超链,而无需牺牲互操作性和可组合性。这将极大地提高 ZK Stack 的超可扩展性。每个超链都无缝集成到其无限可扩展的生态系统中,由共享证明者和分形缩放提供支持,从而培育一个完整的流动性网络。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用户可以以无需信任的方式快速转移资产,而不会产生额外的成本。智能合约将跨链异步调用,超链本身将具有主权,使它们能够加入替代生态系统,并可以在选择离开时带走其链上资产。
接下来,ZK Stack 团队将对代码库进行修改,以便更轻松地签出、配置和部署 ZK Stack 实例,实现一键部署的最终目标。
OP Stack VS ZK Stack
ZK Stack 的推出与其说是与 OP Stack 竞争,不如说是要走一条多链交互的新局面。
从技术角度来看,ZK Stack 的超链最大程度复用以太坊安全和共识的方法,可直接依赖以太坊的安全性。与 OP 的交互性欺诈证明相比,ZK 证明直接验证状态变更,不需要等待以太坊底层的状态变更,简化设计且避免重复投入,提升了链间的交互效率。同比之下,OP Stack 在异步跨链调用上还存在很大限制:其状态变更需要等待以太坊底层验证,欺诈证明也需要等待确认。
另外,不同于 OP stack 专注于 Layer2 市场的转变,ZK stack 则是想 Layer2 和 Layer3 两个市场都囊括其中。虽说二者都想通过链间互操作性实现一个多链帝国,但 ZK Stack 构建的 Layer3 和多链网络,企图发展高度定制化扩容。
从生态角度来看,OP Stack 则具有先发优势。OP Stack 推出不久,就得到了许多项目的支持,今年 2 月份,Coinbase 宣布推出基于 OP Stack 构建的多链 Layer2 平台 Base,并且会和 OptimismCollective 一起构建超级链。其次,OP Stack 还得到了 BNB Chain 的支持,6 月 19 日晚间,BSC 宣布推出新的扩容解决方案:opBNB,它基于 OP Stack 的 Bedrock 版本实现,并兼容 EVM。另外,许多应用开发团队如 NFT 交易市场 Zora 、a16z Crypto 推出的客户端 Magi 等也开始选择 OP Stack 开发应用链。
相比之下,zkSync 自身的 Layer2 还没搭建完善,也一直出现 ZkRoullup 的兼容问题和宕机问题,生态上大都是土狗项目,较少有知名大厂和项目的支持。在这一方面来看,zkSync 急于搭建 Layer3,并不能说服市场的认可。
小结
从区块链可扩展性而言,超链和超可扩展性是值得关注的,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项目仍然处于早期阶段,具有生态优势的 OP Stack 和具有技术优势的 ZK Stack 谁能占领市场还不得而知,不过尽管技术、细节和观点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有无限可扩展的目标。以太坊新一轮的多链可扩展叙事正在逐渐展开。
参考文献
OP Stacks Docs
Introducing the ZK Stack
五大 Layer 2 演进之路:为何它们不约而同走向超级链和 L3
zkSync 推出的 OP Stack 竞品,能否赢下 L2 扩容之战?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Bi123的观点或立场